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全市紧急医疗救援网络,努力提升紧急医疗救援能力和水平。到2020年,全市院前急救网络进一步完善,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,水陆空立体救援体系全面建成,现代化的市级急救医疗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,全市急救医疗站、急救医疗分站80%以上达到省级建设标准;建成综合救治、烧伤、传染病、中毒、核辐射、中医、儿童和心理干预等八大类紧急医疗救援基地和胸痛、卒中、创伤、危重孕产妇救治、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五大中心,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增强;全民自救互救素养提升工程有序推进,城乡居民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培训达到总人口的10%以上。
推进紧急医疗救援指挥中心建设。完善紧急医疗救援指挥中心(设在急救医疗中心)功能,实现紧急医疗救援指挥调度、应急值守、日常监管、视频会商、资源管理、应急评价、在线培训、模拟演练等信息化管理。加强紧急医疗救援指挥调度信息系统与市、县政府应急指挥中心、卫生应急指挥中心和相关部门应急平台间的互联互通。
搞好区域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建设。按照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总体建设目标要求,搞好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建设,确保2020年建成投入使用,力争达到区域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建设标准。并按照国家和省规定要求,分期分批、逐步配齐各类救护车辆和抢救治疗、通讯指挥、扎实推进急救医疗站(分站)建设。理顺县急救医疗站管理体制,完善绩效考核和投入保障机制,加强基础设施、设备建设,提升院前急救能力。科学规划、合理布局,进一步加快推进基层急救医疗分站建设。到2020年,丰县、邳州、新沂、贾汪等县(市)区全部建成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“独立型”急救医疗站;所有城市急救分站、80%的农村急救分站达到省标准化建设要求。
建设水陆空立体救援体系。将航空医疗救援、水上紧急医疗救援纳入院前急救体系。制定支持航空医疗救援发展的政策和保障措施,加强通用航空体系建设,建立航空医疗救援保障机制,力争在“十三五”末把航空医疗救援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畴,为全市城乡居民提供优质、便捷、高效的航空医疗救援服务。切实搞好水上紧急医疗救援设备、设施建设,实现与陆上、空中救援无缝对接。